“7·19”洪灾致浆水苹果减产 苹果滞销无客商上门收购
时间:2016-12-07 10:48 作者:燕鼠
来源:河北日报 刘晓燕、王聚芬 点击:
“往年这时候,全国各地客商都抢着到村里收购苹果。今年受洪水影响,这一场景已很难看到,眼看着一年的辛苦就要打水漂了。”11月30日,笔者在邢台县浆水镇南口村见到果农冯春虎时,他满脸愁容,话语中难掩焦虑。
冯春虎告诉笔者,他家种植的一百多亩苹果,在“7·19”洪灾中受损严重。除了十几亩果树被洪水冲走外,还有不少果树因泥沙流失,树根裸露在外,后期成长受到不小影响。“一百多亩苹果比往年少产七八万斤,其中一大部分还是次果、烂果,只能低价处理。挑出的6万多斤优质果,因无人问津,至今还放在租来的冷库里。”

浆水苹果
为啥客商不愿来?冯春虎试着和几家曾经合作过的客商联系,但都没有结果。“客商大多有种预期,认为今年受洪水影响的浆水苹果,品质会下降。他们不愿花更多时间调查了解,就改到其他地方采购了。”冯春虎分析。
浆水镇地处太行山深处,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,生产的苹果色泽艳丽、果面鲜洁、酥香浓郁,备受消费者青睐。目前,浆水苹果种植已成为浆水镇的特色产业,全镇发展苹果种植面积2万亩,是我省南部最大的苹果集散地。
李海军是邢台市一家果品店的经理,多年收购销售浆水苹果。“比产量减少更令果农发愁的是严重滞销,低价卖难最伤果农的心。”李海军说,在浆水,像冯春虎这样的果农不在少数,他们都盼着能早一天把苹果销售出去。
连日来,李海军联合邢台市公益服务协会,组织一百多名志愿者在邢台市天一广场、隆尧、宁晋等地设立“爱心苹果售卖点”,开展义卖活动,目前已帮果农销售2万多斤苹果。“义卖虽能解果农燃眉之急,但要彻底解决低价卖难,还得在供给侧方面下功夫。”李海军认为,浆水苹果面临的滞销难题,表面看是受洪水过后客商心理预期变化的影响,深层次原因是消费者对特色和高品质农产品的标准要求更高了,“说白了,就是怕浆水苹果因受灾不好吃。”
虽然这种心理预期令今年浆水苹果出现卖难有点无辜,但李海军认为,今后品质与质量安全日益成为左右农产品销路的决定性因素。
业内人士表示,当前,从量上看,我国苹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,总产量大幅增加,总体上供大于求,但特色鲜明、品质过硬的往往供不应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