供应平台
分享 搜索 首页
分享
腾讯微博
QQ空间
QQ好友
新浪微博
供应
  • 供应
  • 采购
  • 询价
您所在的位置: 农经网 > 供求平台 > 滞销专区 >

贵州贵阳市小寨村:8万斤红香米滞销 全村稻谷种植户愁断肠

时间:2016-12-12 10:59 作者:燕鼠
来源:第一农经 点击:

  12月10日,贵阳市乌当区昌镇小寨村马一村民组组长丁立贵向记者反映,小寨村今年种植的红香米喜获丰收,但由于信息不畅、知名度不高而出现滞销,8万斤原生态红香米盼销路,粮农都十分着急。
  稻米丰收销路不畅
  记者昨日赶赴小寨村俞家湾村民组采访,在村民俞大松家看到,房屋内、屋檐下到处堆满了稻谷,塑料袋一袋一袋的装满堆放在地,一派丰收景象。
  据俞大松介绍,他家今年种了6亩红香米,由于风调雨顺,收成比往年高,收了3600多斤稻谷。“按照100斤稻谷打80斤米计算,可打2800多斤红香米。但是由于销路不畅,目前只能通过赶乡场销售,现在只出售了几百斤。”
  当地村民只要一看到有车开进村寨,就认为是来收购稻谷或红香米的销售商,都纷纷出来揽客。得知是记者前来采访,村民们纷纷要求帮忙宣传,尽快解决他们的销售难问题。“我家就只有两个老人,如果今年种出来的红香米卖不出去,过年买年货的钱都成困难。”三道河村民组的刘发芝老人说。

红香米
  “顽固”村民留下传统红香米
  据马一村民组组长丁立贵介绍,红香米是当地山区的传统特产,因其脱壳后呈红色且风味香美而得名,祖辈先民都是靠种红香米解决温饱的。但红香米的缺点是产量低,亩产稻谷只有五六百斤。而且只适应农家肥种植,如用化肥种植就只长苗和秕壳不结实。
  最近二十多年以来,由于高产杂交水稻品种的盛行推广,亩产在1000斤以上,高产杂稻逐渐“挤”掉了低产红香米的地位,导致红香米逐渐退出历史舞台。不过,好在村里的席永平、黄石林等少部分“顽固”村民,多年一直种植着这种传统的红香米,才使这一物种得以保留至今。
  小寨村水资源丰富,海拔较低,适于种植红香米,用原生态种植法种出来的红香米,香软微糯口感好,营养价值高,即使第二顿吃也是软糯如第一顿,饭的保质期长。“不像杂稻米保质期短,味道和口感都差。”一位村民说。
  据村民介绍,红香米在打谷机里脱壳时很讲究,可以根据自己的口感喜好和色彩喜好来决定其呈红、黄、白色。如果只打一道,则成红色糙米,营养高,但口感粗糙;再增加一道则成黄米,营养和口感适中;再打一道则成白色精米,口感更好,但营养价值因流失而变低。
  8万斤红香米盼买家
  中午时分,村民邓文菊正在家中做午饭,一进门就闻到用红米做成的饭香味满屋。吃饭时,热气腾腾的红米饭配上红色的南瓜汤,构成了一桌传统的“红色经典”农家饭。“红米饭,南瓜汤。”这是几十年前生活艰难的真实写照。
  据当地村干部介绍,从2012年开始,村里少部分有眼光的村民看准传统红香米很吃香,受到城里人欢迎,第一次扩大规模种植传统红香米,批发价在每斤8元以上,这批村民一度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收益。因此,今年,数十户村民扩大了种植面积,总面积达到300余亩,总产量达15万公斤。村民们原计划可以获得更好的收益,但受销售渠道不宽、信息闭塞、知名度不高等因素影响,出现了滞销现象。
  为了帮助村民解决红香米销售难问题,当地村两委积极想办法,通过网络平台、人际关系等渠道宣传推广,但仅销售出去数万斤。目前还有约8万斤红香米希望找到买家,更希望消费者来到小寨村实地考察,走进村民家中品尝红香米、新鲜蔬菜、腊肉、放养鸡、水豆腐等美味佳肴。
  红香米销售联系人:村支书郑丽,13628502883;组长丁立贵,电话13765042945。

分享:

视频推荐

热门推荐

[专题汇总]PHOTO
  • 【台风专题】台风最新消息2016年|超强台风最新动态

    【台风专题】台风最新消息2016年

  • 【G20杭峰会专题】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

    【G20杭峰会专题】二十国集团领导

  • 【多肉专题】多肉植物的养殖方法|病虫害

    【多肉专题】多肉植物的养殖方法

  • 【文心兰专题】文心兰种植技术|病虫害

    【文心兰专题】文心兰种植技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