卫辉唐庄镇南社村4000斤包菜卖了120元钱 几千万斤包菜该往哪里销!
时间:2017-05-05 11:52 作者:企鹅
来源:第一农经 点击:
俗话说得好“茶贱则伤农”,辛辛苦苦的种了大半年的农作物,眼看就要收成赚点工资钱了,却遇上滞销卖不出去。原本想多种点多赚点,最后很多是种越多就亏越多,想想就心酸。
“今天俺爸、俺妈、二舅、小姨4个人砍了一天洋白菜,砍了4000斤卖了120元钱。”“包装精致的6分钱一斤,包装一般的才3分钱一斤,就这还没人要。”5月3日,卫辉市唐庄镇南社村的“菜农群”里,菜农们诉说着这个丰收季节里的万般无奈。
滞销蔬菜
南社村的蔬菜种植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,卖相好、不打农药的优势也是远近闻名。全村的蔬菜种植有4000来亩,现在正值成熟的是包菜,也就是咱们俗称的洋白菜。今年包菜又是大丰收,亩产在8000斤到10000斤之间,只是菜价却低到几分钱一斤,赔得菜农们不忍直视。
南社村的蔬菜基地是商贩们来这里采购包菜的聚集地。5月3日的小雨,从早上就下个不停。他们把前一天打包装好的包菜装车后拉到蔬菜基地,为防止雨水淋湿,还细心地盖了一层塑料纸。只是,前来拉菜的商贩少之又少,好多菜堆前都是无人问津。
小雨中,村民常秋荣还在地里砍包菜:“包菜见雨水长得快,就怕长崩了。”砍够一包后,她就扛着往地头装车。常秋荣家种了4亩,亩产在七八千斤,现在卖掉的不够三分之一。相比之下,菜农老蒿家的就要多一些:“我们家8亩菜地,每亩产量10000斤,今年的销售价格是这几十年来最低的一次,赔得太厉害。我们一亩地的投入有700多元钱,还不算菜苗钱和几个月的人工费,现在一亩地的菜全卖了连成本也回收不了,更别说还有这么多没卖呢!”
中午11时许,雨水依旧下个不停,为了等待客户,菜农们只好躲到了房檐下。“不敢走,也不能走,虽说来买的人少,可万一选中我家的呢。”“再等等吧,万一那些商贩被雨水给耽搁在路上了呢?”菜农用最笨拙的方式安慰着自己。
“只要大家的购买量能够裹住油费,我们愿意给大家送到市区,毕竟卖出去一点是一点。”菜农老康望着自家的菜地幽幽地说。